談地之海完結篇 -- Tehanu 前一陣子有一部電影,英文名稱直譯叫做「第十三個戰士」,想必許多人都已經看過,當時在本版還有過一陣討論。在當時的討論中,我曾經諷刺地提到,在這部電影(以及許多所謂 Fantasy 作品)裡,女性角色類型通常不脫以下幾類:需要被男性英雄拯救的女孩、跟男性英雄上床的女人、對男英雄無害的古怪女巫,以及男英雄欲斬之而後快的「壞」女巫。 總之,男英雄是這類作品的主角,女性角色全都是以男性為中心而設立。這是一種批判的觀點,我倒不是要辯論或證明誰是誰非。我當時延伸想到的是:有沒有哪個所謂 Fantasy 故事把整個事情換個角度來看,也就是從這些「女性」角色的際遇和思考來看整個事情?在這些「女孩」、「女人」和「好女巫」或「壞女巫」的眼中,所謂「男英雄」和男人們的「事蹟」究竟是什麼樣的景象?電影裡面反覆播放雄壯的音樂加上慢動作大場面,就讓(男性?)觀眾們感到熱血激昂、亢奮不已,但整件事情光這樣呈現就說完了嗎? Le Guin 顯然覺得事情還沒有完全交待完,所以她寫完地之海三部曲 ( A Wizard of Earthsea, The Tombs of Atuan, The Farth-est Shore) ,之後隔了將近二十年,又重新提筆回到地之海 high fantasy 的世界,也就是地之海完結篇:Tehanu。 一讀到 <<Tehanu>> 時,我便赫然發現:之前心中一直存在的想法,真的由 Le Guin 做到了! 簡單地說,在 Tehanu 裡面有幾個主要角色:主角是一名中年村婦,她的丈夫在數年前因心臟病突發去世,兩個小孩都遠離家園(女兒嫁到城市;兒子出海當船員,多年未歸),因此本書的主角可說是住在鄉村的中年寡婦。事實上,這個角色正是地之海第二部 The Tombs of Atuan 的少女主角 Tenar。這兩個故事在現實世界中相隔將近二十年,在小說世界中也相隔二十五年,昔日的少女已經成為歷經結婚生子而寡居的中年婦女了。 另一名角色是一位小女孩,她的別名正是本書的書名 Tehanu。本書第一章就是敘述 Tenar 與 Tehanu 相遇的事件:Tehanu 當時只有兩歲,Tenar 的鄰居婦人在村外發現這名小女孩正被幾名男子凌虐,而且被丟到火堆中。幾名婦人及時趕走這些男子搶救出小女孩,使其免於喪命火場。然而,幼小的女孩雖然被救活,但是右手已經被燒殘,永遠無法回復,而且半邊臉遭火吻,失去一個眼睛。換言之,本書的第二個主要角色(也是書名源由)其實是一名受虐而身心遭到重創的小女孩。 Le Guin 在本書一開始只以短短數頁描述了上述事件,其實正是犀利地切進整個故事針對的主題之一:男性的暴力與權力。更精確地說,Le Guin 以女性角色的經歷與觀點,重新檢視了前三部曲所描述的以男性角色為主之世界。Le Guin 擅長寓言和隱喻,她所建構的世界,無論是奇幻世界或科幻世界,都多少隱喻了現實世界的事物。在這本書中,Le Guin 正是要處理現實世界的「性別」議題。 這是一部不折不扣從女性經驗與反思出發的女性主義小說。 曾經有網友提到,Amazon 網頁上的讀者書評對這本書的評價非常極端:有不少讀者給滿分五顆星,卻也有一些人只給一顆星。但如果仔細觀察給分評語便可以看出,給予一顆星的讀者大多是對於書中的女性主義觀點直覺地感到反感,這種憑直觀好惡所作的「批評」其實不值一顧。 另外有些批評指出:這本書的風格和之前的三部曲非常不同。這一點倒值得一談。Le Guin 曾在一篇散文中說,她之所以會開始寫地之海的故事,是因為受到一位編輯的邀稿,本來只是希望她寫一本給青少年的讀物。她選擇了「青少年的成年歷程」作為主題。她說她自己花了三十一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個深刻的歷程,這可說是一個自我探索的旅程,她非常想將這些思考寫成故事,而她認為奇幻類型是最能表現這種旅程的媒介。換言之,她之所以選擇這種表現「形式」是和她所欲表達的「內容」緊密相扣的。 地之海前三部曲全都緊扣著同樣的主題,也就是青少年的成長。第一部「地之海的法師」講的是一名青少年法師藉由彌補自己所犯下的錯誤而成長﹔第二部「阿圖安的墓穴」主角換到一名少女身上,她必須選擇是要留在封閉黑暗的虔誠信仰之中,還是要背離前往未知的廣大世界﹔第三部「極遠海岸」的主角又換成一名少年,他跟隨老法師前往最黑暗的地域,並通過一連串的試煉而成長。簡而言之,「成年歷程」在 Le Guin 看來正是要「找到自己的定位」。在這三部曲中,主角們都要經過一些關鍵的內心掙扎與行動,才能完成自我成長所必經的任務。Le Guin可說是一位「文以載道」的作家,不過她非常善於利用奇幻類型的元素作為隱喻,完全不會讓讀者有「掉書袋」的感覺,她將「青少年成長」這個主題表現地相當成功(當然,這三部曲所要表達的理念還不只如此,不過「成長歷程」確實是其核心主題)。 就這點來看,第四部 Tehanu 的主題風格的確和前三部不太相同。Tehanu的主題不再是「青少年成長」,Le Guin 這次寫的是「成年人的成長」!這是相當有意思的現象。記得之前有網友提到,當代的奇幻小說中常常充斥暴力、變態、情愛等成人式情節,這是因為讀者群的年紀成長,不再是二、三十年前的兒童或年輕人,因此通俗的作品中自然也就出現該些內容。我猜想 Le Guin 也察覺到讀者群年紀成長,因而改變了主題,不過她仍然不胡亂寫些媚俗的東西,還是秉持「文以載道」的個人風格。事實上,在寫作地之海第三部與第四部之間的二十年中,Le Guin 寫了相當多的雜文(以及其他小說),如果追溯這些作品便可以發現,她在 Tehanu 中所表達的一些想法,其實都是之前一些思考的延伸。換言之,並不是只有青少年才需要談「成長」,所謂的「成長」其實是一輩子的任務。如果在地之海前三部曲中 Le Guin 表達了她在「而立之年」以前的體會,那麼第四部則可說蘊含了她在「知天命之年」時,對於性別議題與女性成長的反思。 因此,雖然 Tehanu 的主題和前三部曲有所差異,但我不認為這是一個缺失,相反的,我認為這是合理且適切的發展。當然,跟不上作者成長腳步的讀者,很可能便較難理解主題何以如此演變。然而無論如何,可以肯定的是:只喜歡看純粹「機關佈景」或「鴛鴦蝴蝶」的讀者,絕對不會在Le Guin 的小說中得到任何樂趣。她的小說只推薦給喜歡思考的讀者。在 Tehanu 之中明顯牽涉到的性別議題,除了男性暴力對女性的身心傷害,以及父權制度下的兩性權利和義務之外,還試圖探討女性的「力量」究竟為何。由於篇幅的關係,在此只針對最後一點細談,因為 Le Guin 在這一點上著墨甚多。 在地之海的世界中,「法師」是相當有地位的一群人,他們能夠掌握萬物的「真名」,可以探知事物的本質,甚至具有加以改變的力量。正式的法師都是科班出身。地之海的最高法師學院設在一個常人難以接近的島上,只收具有魔法資質的學生。學院中紀律嚴明,大法師院長是最高導師,其旁設有八名學有專精的大法師,作為大法師議會。學生也分為不同年級,年級考試不過的話,輕則留級,重則退學。順利學成的學生,便可能分發到地之海世界各地。因為每個地方都會需要法師的力量,所以學成的法師都會有出路。各地王室貴族也會來學院求才,希望學院能提供優秀的皇家法師(這些王室也是學院的主要財源)。 這樣一個制度系統,卻有個相當重要的「特色」:所有的正式法師都是男性。換言之,法師學院只收男生,所有的大法師(也就是掌握最高深魔法知識的人)也都是男人。女性之中也有人具有魔法資質,不過她們都不是也不能進入法師學院。她們被一般人稱為「女巫」(witch),她們的魔法都不是在正式教育制度下習得,而是靠自修摸索或由老一輩的女巫傳授而得。在正式的法師眼中,女巫會的東西,不過都是一些零散的魔法小技,只是剛好具有某些實用功能(如:治治小病、幫人祝福等),談不上什麼高深的學問。 在前三部曲中,我們可以看到地之海法師學院紀律森嚴、大法師們聰明睿智,我們的主角 Ged 還從小時了了的青少年,成長為全地之海最德高望重的大法師院長,並且完成了許多英勇的事蹟。總之,法師擁有強大的力量與知識,他們甚至可以與地之海最古老的智慧生物「龍」進行對話(如果沒有被吃掉的話)。然而,這些高深的「知識」都是由男性所運用,女性毫無涉足的餘地。 看到這裡,讀者應該可以看出 Le Guin 想要比喻什麼了。她談的不只是虛幻世界的魔法「知識」,其實還隱喻了現實世界的知識。培根曾說「知識就是力量」,女性主義想追問的就是:「這究竟是誰的知識?誰的力量?」。 除了寡婦與小女孩之外,書中還有一個重要配角,也就是一名女巫。這名女巫住在 Tenar 的村落中,曾經幫 Tenar 照顧過小女孩 Tehanu。老女巫有點憤世,但是心地善良,常幫村民解決問題。當然,正式法師對於地方上這樣的老女巫,通常是嗤之以鼻。我們可以看到城鎮中的駐地法師對於寡婦、女孩和女巫這些「女流之輩」,如何擺出高傲的架子和不耐的神情。善意者也許保有幽默的風度,但是骨子裡其實輕忽這些「女流之輩」,根本聽不進她們說的話﹔心懷惡意者則完全不讓女性說話,使用魔法「力量」封住她們的嘴,甚至加以屈辱玩弄,並視為理所當然。「無知」男性是靠肢體暴力虐待婦女,「有知」男性則以知識暴力壓抑女性。手段雖然不同,但後果卻相應和。 書中還描寫了一名對比強烈的角色:失去所有法力的老年大法師院長。Le Guin塑造這樣一個角色,並非想毀掉自己之前創出的英雄,而也是有所寓意,尤其是拿來與老女巫以及其他正式法師做對照,意義相當鮮明。換言之,本書裡面沒有英雄救美、沒有壯烈殺伐、沒有魔境奇觀,書中的主要角色是中年寡婦、受虐女童、古怪女巫和平凡老人。有人曾說「人們只會看年輕男女的故事,沒有人會看以四十歲婦女為主角的書」,Tehanu 這本書不只以中年寡婦為主角,還以所謂的老弱婦孺作主角。所以如果只喜歡看男英雄拯救世界(或破壞世界),請勿閱讀此書。 然而如果對這些議題感興趣,也喜歡動腦筋思考相關論述,不妨試試此系列。地之海四部曲每一本都不長,前三本因為針對對象是青少年,因此都只有一、兩百頁,用詞也很淺顯。第四本雖然不再只針對青少年讀者,但是作者對於要說的東西已有成竹,能用三百頁言簡意賅說完的故事,就不會娓娓道來拖到上千頁。其實, Le Guin 塑造書中這些角色,不只提出了深刻的批判,她還試圖探討「什麼是女性的力量?」關於這一點,書中前幾章有明顯的伏筆,書末則留下隱約的寓意。究竟是什麼?就請有興趣的看官自行發掘,我便在此打住,不再打擾大家的閱讀樂趣了。 Author:Arty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