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正義不等於我的正義?從遊戲淺談倫理學(四)

你的正義朋友 與 他的吸血女友

上回你的朋友問到「你的正義不是我的正義」這句話,經過這幾天思考,聰明的他很興奮地又找到了你。他說道:「我想了又想,發現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模糊。

「這句話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意思。首先,說話者可能只是想表示雙方對於某件事的對錯看法不同,他可能只是要說『你認為這件事是對的,但我認為是錯的』,如此而已,這還未談到道德原則,因此還談不上道德相對論。另一方面,說話者也可能確實清楚瞭解『正義』的概念,他要說的就是『你認為是符合正義的事情,但我認為不符合正義』。即使如此,仍然可能存在『客觀的』正義價值,只是說話者對於事實或情境的認定不同,而下了不同的判斷,就像前幾回已經討論過類似的狀況那樣。

「總之,這是一句語意模糊的話。」你的朋友補充說:「其實通常在說這種話時大概都沒想清楚自己用詞的意思,說話者要表達的就只是『我不同意你的看法』而已,跟倫理學中的『正義』概念沒有很大關連,之所以使用『正義』這種詞,是使語氣比較酷,加重氣勢而已。當然,說這話的人也可能真的主張『正義』這個基本道德原則是相對主觀的,不過他顯然必須提出很好的理由,不能只是在字面上打轉。」你聰明的朋友說得很清楚,而且顯然對人們使用語言的方式,作了很仔細的觀察。

「不過我還有個問題。」你的朋友又問道:「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判斷什麼是對、什麼是錯,不知道怎麼作才好,就像一開始故事中的珍妮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吮擁她愛人。難道這不表示道德是主觀且相對的嗎?」

的確在許多狀況下,我們很難做出客觀的道德判斷。就像身為血族的珍妮遇到了難題,她不知道讓愛人不死,究竟是好還是壞。還好我們不是吸血鬼(這應該沒問題吧?),不會碰到同樣的問題,但現實中我們偶爾也會遇到一些道德兩難困境。

遇到道德困境時,我們有時候實在無法想出最好的答案,只能以我們不完美的頭腦和能力,做出我們當時認為最適當的選擇。但我們一時想不出解法就代表客觀答案一定不存在嗎?嚴格而言,找不到答案可能只是當事人難以掌握整個情況,無法當下想出解法,不一定表示就不存在客觀的解答。例如,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曾祖父的生日,也許你可以想辦法慢慢考據出來,也可能你一輩子也找不出答案,但這不代表你的曾祖父從未出生,也不代表這個日期的正確解答是主觀相對的,你只是找不出這問題的答案而已。

不過反過來說,道德問題通常不像其他問題那麼容易,許多古老的道德問題,經過歷代許多聰明的賢者反覆思考,都想不出解法。最常見的道德兩難就是「道德多元」而發生衝突的狀況,也就是當不同客觀價值發生衝突時,該如何取捨(例如當「保護生命」和「維護正義」發生衝突,兩者不可得兼,非得做出取捨時該怎麼選擇)?即使是道德客觀論者,也必須面對道德多元衍生的問題,這通常不容易解決。這不禁令我們開始懷疑,是否道德問題都有解?如果某些問題千百年來經過無數智者思考,都找不出共同的答案,是否我們這些凡人不如抱持懷疑到底的態度,或乾脆承認道德是主觀相對的?這也許很值得大家仔細想一想。
結語:超越遊戲內外的善與惡

許多 TRPG 系統都牽涉到道德議題,例如在 D&D 中,「善良與邪惡」以及「守序與混亂」,就是人物的基本屬性。許多剛接觸 D&D 的新手常喜歡討論的主題之一,就是這些道德屬性究竟是什麼意思?要怎麼樣扮演才叫做「混亂善良」或「守序邪惡」?雖然 D&D 的陣營區分本是作為遊戲屬性之用,不必然牽涉嚴格的倫理概念,但往往能引起相關的激烈討論。V:TM 則涉及更多道德議題,諸如「人性」、「良心」等概念都構成人物的基本特質,而吸血鬼的存在本身,就是整個遊戲善與惡的最大衝突點。這些議題都直接或間接與「道德相對論」有關,也是遊戲主持人設計劇情時可以發揮的切入點。道德衝突的跑團情節,往往可以讓重視角色扮演的玩家展現演技,形成精彩的戲劇張力。

雖然說遊戲歸遊戲,現實中我們不需決定是否發動聖戰、不存在惡魔之門和末日機器、我們的身體也不能永生不死。奇幻世界似乎離現實很遠。但套句《地海傳說》作者娥蘇拉‧勒瑰恩常說的話:奇幻想像不是讓人逃避現實,而是幫助我們更深刻地進入現實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遊戲中關於道德的觀念、想像、扮演與作為,很可能正是引導我們深入理解,乃至超越當下現實的途徑。

本文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