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化對遊戲發展的影響(下)


狂賀!中文版《玩者手冊》現身!

2002年6月,中文RPG遊戲市場,發生了一件相當重要的事件。或許在短期內看不見有任何立即的效果,更不可能在晚間新聞的時段看到與它有關的報導,但它的出現,對於中文RPG未來的發展,絕對會有深不可及的影響。這個驚天動地的「大事件」,就是中文版「龍與地下城」規則書籍的推出。

相信當各位讀者看到這篇文章的同時,在大書店已經可以在看到中文版《玩者手冊》的蹤影吧?透過TRPG同好及友人的協助,筆者幸而在第一時間得到《玩者手冊》,看看「龍與地下城」中文化後的「風采」。中文版《玩者手冊》足足比原文《玩者手冊》,多出了將近百頁;但慶幸的是,出版商並沒有為此而犧牲掉應該有的品質。不論是印刷、紙質或是封面,原文版《玩者手冊》該有的東西都有(除了隨書附贈CD-ROM之外,但這片CD-ROM的內容還是可以直接從WOTC網頁下載)。

買玩者手冊就送入門手冊

由於考慮到這本規則手冊,對於沒有接觸過TRPG的中文讀者而言,閱讀起來會有點困難,所以編輯部特別額外製作了一小本簡單的《入門手冊》。這本《入門手冊》,除了提供新手一些有關TRPG遊戲的基本概念之外,內容也包含了一份簡單的冒險任務,給初學玩者和「地下城主」們直接上場的機會,親身體驗跑團的快感。雖然內容中沒有巨龍的登場或是拯救世界的劇情,但這份簡單的任務,應該足夠讓玩者瞭解TRPG遊戲的基本性質,以及規則在跑團的過程中如何被運用。當然,如果讀者也是麥叔叔的漫畫迷,那這本《入門手冊》更是不能錯過。

D&D玩家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

除了《玩者手冊》以外,第三波也將陸續推出其他中文版的「龍與地下城」核心規則書籍,包括《地下城主指南》(Dungeon Master's Guide)及《怪物圖鑑》(Monster Manual)。有了這幾本書之後,相信對於閱讀原文書籍有困難的TRPG愛好者而言,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好消息。相較之下,如果你是從電腦RPG開始接觸「龍與地下城」的玩家,這些核心規則書可以幫助你多瞭解近期即將推出的幾款「龍與地下城」系列電腦RPG,如《絕冬城之夜》(Neverwinter's Nights)與《冰風之谷2》(Ice Wind Dale 2),因為這些遊戲都將使用「龍與地下城」的三版規則。總而言之,這三本規則書,對於想瞭解TRPG或是「龍與地下城」的讀者,都是絕佳的參考資料以及攻略幫手。

「龍與地下城」常見問答集

TRPG在台灣的發展,時日並不會很久;避開私人層次的跑團活動不說(這些無從查證),從國內BBS上有TRPG專門討論版設立開始,算來也不過四、五年而已。但就其他遊戲大國(如美、日)而言,TRPG是個已經發展成熟的領域,而光是「龍與地下城」一個遊戲,就有將近25年的歷史。有鑑於國內許多新手,對於「龍與地下城」發展的背景瞭解不多,筆者特地藉由本期專欄,來幫新手解答一些無法在《玩者手冊》裡面找到答案,與遊戲發展史有關的常見疑問。

Q1:什麼是「二版」或「三版」?現在看到這本《玩者手冊》到底是「龍與地下城」的第幾個版本?

A1:大多數剛接觸「龍與地下城」的玩家,聽到這些名稱的時候,可能都誤以為它們純粹只是同一個遊戲的不同版本而已。但就規則方面,「龍與地下城」不同版本之間的差距,其實蠻大的(感覺上有如Window 3.1和98之間的距離)。最早的「龍與地下城」遊戲在70年代中期出版,今天許多人稱呼這個版本為「經典版•龍與地下城」【Dungeons and Dragons Classics】。該版本的規則相當簡單(基本規則書可能不到六十幾頁),基本職業選項相當有限,而人類以外的主要種族,如精靈和矮人,都被視為「職業」來看待(也就是有各自的升級表格、生命骰數等等)。

為了提供那些認為經典版規則變化不夠多的玩家們一個「向上發展」的空間,出版社在數年後推出了「專家級•龍與地下城」【Advanced Dungeons and Dragons】,並在這個遊戲中加入了更多、更複雜的因素,像是把種族與職業的概念分開、增添了許多複雜的法術、加強人物基本屬性值對於遊戲規則的影響……等等。簡單來講,如果將「經典版•龍與地下城」比喻成DOS的話,那「專家級•龍與地下城」就是Windows系列。「專家級•龍與地下城」總共有兩個版本:最原始的版本(簡稱「1st Ed.」),以及在1989年推出的「專家級•龍與地下城第二版」【Advanced Dungeons and Dragons 2nd Edition】(簡稱「2nd Ed」或「二版」)。

至於讀者們在書店看到的中文版,則是「龍與地下城」的規則書(如果有任何疑問,可以看看封面上那標榜著Dungeons and Dragons的巨大商標)。注意:它是「龍與地下城」,而非「專家級•龍與地下城」!或許應該在這裡特別註明,許多人稱呼它為「第三版」,也是有它時空背景方面的原因:在三版推出之前,大多數TRPG玩家都是期待出版社將二版的規則翻新,所以正確來講,在這個產品推出之前,老手們等待的作品,是「專家級•龍與地下城第三版」。

但出版社也是有它們的考量,而這往往導致最後結果跟玩家們的期待,出現顯著的差距。今天掌握「龍與地下城」版權的出版社Wizards of the Coast(WOTC),希望藉著這「翻修」的良機,創造出一個能夠突破傳統「劍與魔法」限制,可以被廣泛利用,但依舊是以「龍與地下城」核心機制為中心的TRPG系統。有介於此,該公司重新為「龍與地下城」做出了詮釋:它們將新的規則書,定位在「d20系統」下的「龍與地下城」。「d20系統」顧名思義,就是以20面骰機制為中心的TRPG系統。不過放眼望去,TRPG歷史上有用到20面骰大概也只有「龍與地下城」一家而已,而使用的專有名詞(如「職業」、「防禦等級」),都跟「龍與地下城」有著深厚的淵源。

總而言之,WOTC藉由「d20系統」的稱呼,將「龍與地下城」的遊戲機制獨立出來,試著將這套機制提升為一個新的TRPG泛用系統。換言之,它們想要推動的認知,就是「龍與地下城」只不過是「d20系統」的運用方法之一;至於「d20系統」下的其他可能性,包含了「星際大戰」、「Call of Cthulu」等。在這個新的制度下,始於規則複雜度的「龍與地下城」與「專家級•龍與地下城第三版」分類法,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。當然,這個極具野心的作法,是否能夠被TRPG玩家接受,還有待觀察。

Q2:「龍槍」、「被遺忘的國度」和「龍與地下城」之間的關係為何?

A2:相信很多玩過《柏德之門》、《冰風之谷》等系列的玩家們,都是在知道「龍與地下城」之前,先認識「被遺忘的國度」。國內許多閱讀奇幻文學翻譯作品的讀者,也是在熟悉克萊恩的世界後,才知道這部作品和「龍與地下城」之間有著相當深厚的淵源。但許多新手常常對於這些作品,與「龍與地下城」遊戲之間的關係一知半解;甚至有人將「被遺忘的國度」,當作是「龍與地下城」的「最新規則版本」,這才真的是讓筆者驚訝到說不出話來。

「被遺忘的國度」、克萊恩以及許許多多尚未出現中文翻譯的「世界」(如Ravenloft, Greyhawk),都是被歸類於「戰役設定」(Campaign Setting)的資料集。所謂的「戰役設定」,就是利用「龍與地下城」遊戲規則,來進行跑團時所使用的世界。當然,如果純粹是以享受短期跑團為樂趣的話,遊戲內可能不需要什麼太花俏的設定。一般來講,一個地下城和一個小村莊,對於初學者來說就綽綽有餘,因為絕大部分都會將精神花費在如何消滅地下城中的敵人,以及搜刮遺跡中的寶藏。

但對於比較有經驗的玩家,他們勢必會要求比較深入的角色扮演經驗,而「戰役設定」資料,就是個可以提供這方面資訊的管道。規模比較大的「戰役設定」,像是「被遺忘的國度」,通常都有相關的出版品,提供完整並詳細的世界設定資料。從地圖、國家、政治、宗教、經濟、人文等一路下來,一直到某個山中小鎮的特產都樣樣俱全。更重要的,這整套設定是「全盤通用」,也就是說不論是角色扮演遊戲、小說,乃至電腦遊戲,都源自同一個來源。所以不論讀者是在玩《柏德之門》系列時,或是在看小說《黑暗精靈》的時候,認識那位來自地底國度的遊「崔斯特」的兩把武器的能力及名字都沒有變,而類似這樣的資料,都可以在「戰役設定」的資料集中找到。就算讀者不玩TRPG的「龍與地下城」,這些「戰役設定」還是相當重要的閱讀書籍,因為它們可以提供相當多與電腦RPG或小說背景有關的點點滴滴。

Q3:有人說遊戲的裁判是「遊戲主持人」(Game Master),但《玩者手冊》中提到管理人的稱呼是「地下城主」(Dungeon Master)。到底哪一個才正確?

A3:其實這兩個名稱都是講同一個角色,也就是管理遊戲運作及身兼裁判的玩家。當然,GM這個名詞較為被廣泛利用:從TRPG到網路RPG,我們都稱呼那些管理遊戲的人為GM。至於「地下城主」,這個特殊名詞是「龍與地下城」遊戲中,對於扮演GM角色的玩家特定的稱呼。其實各路的TRPG,為了強調自己遊戲的特色,對於遊戲管理人的稱呼,都略有不同。舉例來說,「泛用系統」(GURPS)的主持人稱為「遊戲主宰」、「吸血鬼:千年潛藏」的則是「說書人」(Story Teller)。但不論「遊戲主宰」也好、「地下城主」也好,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,幾乎完全一模一樣。

這期筆者先對戰役設定做個簡單介紹,下期如果還有機會,我們再來好好討論一下戰役設定的內容及功用。


作者:廖彬
本文曾刊載於雜誌「新遊戲時代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