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滿地貨」的 DM 與「猛著幹」的玩家 大約在 60 年代至 70 年代,以及 90 年代,美國有個遊戲節目叫做「換換樂」(Let's make a deal),主持人叫做 Monty Hall。在節目中,來賓穿上古怪的衣服,由主持人選擇上場玩遊戲。遊戲規則很簡單,主持人先給來賓一筆錢,然後帶他到一些門或箱子前,問他要不要用手中的錢交換門後或箱內的東西。當然,來賓不知道後面究竟有什麼東西。來賓可以一直交換,直到固定在某個東西上,然後主持人就會揭曉最後那樣東西。當然,結果可能有好有壞,可能是珠寶、車子或一包糖果;而且也可能是稀奇古怪的東西,例如蜂臘、山羊、旅行券等等。 有些 DM 喜歡在遊戲中某些門後放一些寶物,在另一些門後放怪物或其他東西,然後讓玩者人物邊猜邊闖,玩者運氣好便拿到寶物,運氣不好便被老虎吃掉。DnD 的設計者 Gary Gygax 最早就是用「滿地貨」(Monty Hall)這個詞,來形容這種遊戲風格,其意義就是拿上述節目作比喻。 國外遊戲雜誌或網路討論中,常可以看到有關「滿地貨」遊戲風格的討論。這個詞的意思後來引申得更廣,現在所謂「滿地貨遊戲」,常是指某些 DM 讓弱雞等級的玩者人物,輕鬆地獲得一堆強大神奇的物品,於是這些人物不費吹灰之力,便獲得強大的能力。當然,這種作法往往受到眾人批評。 可以看出,「滿地貨類型」的遊戲其實跟「猛著幹」(Munchkin)類型的玩家有關聯。所謂「猛著幹類型」的玩家,通常是指:只求人物力量強大、屬性數值爆高、喜歡擁有強大道具而不管扮演的玩家(請參照之前版上熱血西瓜所翻譯的小白系列文章)。不過「滿地貨」是指 DM 方面,「猛著幹」則是玩者方面的問題。如果雙方遇在一起,就成為「DM 滿地貨、玩者猛著幹」了,可說是相得益彰吧。 Author:Arty |